当前位置:首页 > 书刊杂志 > 2012下半年钢铁行业转机时点

2012下半年钢铁行业转机时点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2-11-16
  • 浏览量:418
【字体:

                                        


  自从2010年我国密集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开始,钢铁行业的日子就变得不好过起来,需求缺乏新的增长点,供给过剩和产品同质化造成激烈竞争,上游原燃料价格一路攀升,利润率越来越低,而在2011年,房地产调控依然没有放松的迹象,欧债危机造成的冲击使得外部贸易环境更加恶劣,在如此不利的条件下,钢铁行业是否也顺利实现了“软着陆”?2012年钢铁行业面临的运行环境有何变化?钢铁行业能否在龙年迎来新的转机?
  
  2011年钢铁生产呈“前高后低走势”
  
  
   2011年,我国钢铁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从累计产量来看,在去年同期的高基数基础上又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1~12月份,粗钢产量累计达到6.83亿吨,同比增长8.89%,钢材累计产量达到8.81亿吨,同比增长12.3%。
   从月度生产来看,受国民经济增速回落和房地产调控的影响,钢铁生产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外部环境不利带来的叠加效应逐步显现。四季度以来,生产加速下滑,12月份,全国粗钢产量为5216.33万吨,同比增长0.65%,增速比9月份减缓9个百分点;粗钢日均产量168.26万吨,相比6月份的最高水平199.77万吨下降了18.72%。12月份,钢材产量为7106.5万吨,同比增长5.98%,相比9月份减缓12.8个百分点。
   目前,制约钢铁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三点:一是国内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短期内不放松,房产销售和投资增速均在下滑;二是欧债危机继续困扰全球经济运行,2012年我国出口增速将明显放缓;三是美国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对新一轮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限。
   预计2012年我国钢铁行业仍将面临较大的需求压力,市场形成的“倒逼机制”客观上要求行业自身提高生产效率、避免同质化竞争和实施兼并重组,以应对总体环境不利带来的冲击。
   主要下游需求行业增速持续放缓。1~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7.9%,相比上半年回落5个百分点;1~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相比上半年回落0.4个百分点。主要用钢行业增速呈现持续回落态势,1~12月累计增速相比上半年回落1~3个百分点。工业生产景气指数也呈下降态势,从制造业PMI指数中的生产分项指数来看,6月份以来下滑态势明显,其中11月份达到50.9,相比5月份下降4个点,12月份虽然出现较大回升,但主要原因是由于11月份的基数过低,使得环比指标出现较大改善。
   2011年全年,受产能过剩和下游需求不旺的双重影响,钢铁产品价格走势较为疲软。前三季度,在铁矿石价格一路攀升造成的成本压力下,钢铁价格保持在相对高位,但难以向下游转移成本压力,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所统计的CSPI钢材综合价格指数稳定在130~135之间。四季度,随着国际铁矿石价格的回落,钢价呈现明显的下行走势,截至12月份,CSPI钢材综合价格指数收于120.45,相比去年同期下降6.2%。
  
  钢材出口低位运行
  
   2011年全年,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贸易环境恶化的影响,我国钢材出口虽然相比上年有所回升,但明显低于2008年以前。1~12月,钢材累计出口4888万吨,同比增长14.9%。其中,12月份出口钢材372万吨,低于全年平均水平。
   总体来讲,与金融危机前相比,2011年钢铁出口下滑明显,距离2008年8月的最高值768万吨还有相当大的距离。2011年,在原燃料成本上升较快的驱动下,我国钢材出口价格相比上年明显上涨,1~12月份钢材出口均价为1048美元/吨,同比上涨约19.9%,1~12月份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均价为163美元/吨,同比上涨28.6%,出口产品价格上涨仍不足以抵消成本上升带来的经营压力。
   2011年全年,受钢价疲软以及市场需求不振的影响,我国钢铁市场库存逐步下降。一季度,钢铁贸易商对全年宏观经济环境抱有一定信心,主要进行补库存,二、三季度库存压力较大,主要进行消化库存,四季度在总体经济增速放缓的预期下,钢铁贸易商进货较为谨慎,保持低库存状态,表明钢铁贸易商对于后期市场明显缺乏信心。截至12月末,全国26个主要钢材市场5种钢材社会库存量合计为1290万吨,环比下降24万吨,环比降幅1.79%。
   随着国内外经济增长趋缓预期的逐渐明朗,钢铁行业原燃料成本开始进入下降通道。12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格为141.2美元/吨,相比9月份的高点下降34.6美元/吨,降幅为20%;12月份国内市场铁精粉、冶金焦、废钢和炼焦煤价格相比9月份分别下降16.4%、6.6%、6.9%和3.0%,企业成本压力进一步减轻,对于行业后期运行产生一定程度的有利影响。
   2011年,尽管钢铁行业市场偏淡,但由于目前行业利润率(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100%)已经处于较低水平,基本没有进一步压缩的空间,企业也有限产保价的压力,使得利润相比上年出现一定幅度增长,1~11月份,钢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分别增长26.5%和15.4%,但利润率由2010年的2.5%进一步下降至2.3%。
  
  2012年上半年钢铁行业运行环境不容乐观
  
   首先,内需支撑力度较弱。
   从国内需求看,明年上半年投资增速可能继续放缓。一方面,房地产调控将继续保持,短期内不会放松,保障房开工数量明显少于上年,且融资平台债务进入偿债密集期,地方政府融资能力的减弱制约投资增速;另一方面,短期我国制造业PMI指数也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工业生产减速预期强烈。因此,2012年上半年内需对于钢铁行业的支撑力度将小于2011年,行业生产将适度放缓。
   其次,外需继续保持低迷。
   从外部需求来看,明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增长前景不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近期对世界经济、主要发达国家经济、新兴经济体的增长预测进行了下调。首先,美国虽然近期就业状况有所改善,消费者信心有所恢复,但重新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难度依然不小,房地产市场的低迷格局未有明显改观;其次,欧洲受债务危机影响,制造业持续萎缩,主要国家的制造业PMI指数持续运行于景气分界线下方,短期内的弱势格局难以改变;最后,巴西、印度、俄罗斯受紧缩政策影响,近期增速明显放缓,资本流出迹象明显。因此,明年上半年我国钢铁出口前景依然看淡。
   最后,铁矿价格下跌有利于行业经营压力的缓解。
   从近期来看,铁矿石现货价格出现大幅下跌,我国对房产和高铁调控措施趋紧,铁矿石市场短期处于供过于求,有利于铁矿石价格的进一步下降。
   从中期来看,国际铁矿石巨头将会采取减少供应的手段应对价格过度下跌,一旦国内外经济增长势头趋稳,铁矿石价格出现暴涨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此,加快全球资源布局,促进国内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仍将是钢铁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2012年钢铁行业增速可能在下半年由降转升
  
   从历史经验出发,结合明年内外部总体经济环境的变化,预计钢铁行业增速可能在2012年下半年由降转升,原因如下:一是我国GDP增速可能在2012年三季度回升。上一轮经济回落始于2007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开始回升,历时大约1年半,考虑到4万亿投资的强力刺激的作用,实际调整期大约需要2年,如果以此为依据,本次经济调整始于2010年下半年,应当结束于2012年上半年,而三季度应当呈现明显回升趋势。二是钢铁行业增速与GDP增速、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基本一致。从历史数据来看,钢铁行业月度增速一般滞后于GDP增速1~2个月见顶或见底,考虑到GDP增速按照季度统计,而钢铁行业增速按照月度统计,两者步调应当基本一致。三是近期欧盟就永久救助基金达成共识,该机制将于2012年6月启动,在时间点上与我国总体经济及钢铁行业回暖时间比较吻合。因此,预计钢铁行业增速可能在2012年下半年由降转升。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米建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