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刊杂志 > 全省镁质材料行业重点企业座谈会在沈阳召开

全省镁质材料行业重点企业座谈会在沈阳召开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4-03-07
  • 浏览量:355
【字体:
  5月23-24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工业特种资源保护办公室和辽宁耐火材料工业协会在沈阳组织召开了重点矿山、轻烧镁、重烧镁、电熔镁以及烧成砖、不烧砖企业座谈会。省经信委党组成员、主任助理陈汝义,省工业特种资源办副主任赵海鑫、王斌,鞍山、营口、丹东市工业特种资源办主任以及30多位重点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省工业特种资源办副主任王斌主持。
 
  会议就企业当前生产经营形势、主要存在的问题以及促进行业发展的意见与建议等三方面进行了广泛讨论。
 
  一、1-4月经济形势与下半年发展趋势
 
  从总体上看,1-3月份企业生产经营形势较好,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平稳增长。从4月份开始,企业生产形势发生较大变化,市场需求减弱,产品价格下降,企业成本增加,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预计下半年生产形势将比较严峻。
 
  二、当前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产品销售价格低。其主要原因:一是产能严重过剩;二是国际需求低迷;三是行业内企业自律意识差,竞相压价,无序竞争。
 
  (二)走私活动猖獗。近年来,镁砂走私一改以往大批量、散装走私的特点,目前多以集装箱、小批量走私为主,走私手法更加隐蔽。
 
  (三)矿山采剥比失调,矿石品位下降,综合利用率低。
 
  (四)产品成本高,企业利润率低。一是生产成本、人工、燃料等费用偏高;二是部分企业的国际销售是通过外贸进行销售,甚至有的企业沦为贸易公司的代工方,企业利润的70%-80%被外贸公司所占有;三是废弃耐火材料再利用方面存在着重复征税。
 
  (五)受国内、国际因素影响。从国内形势看,山东、河南、浙江、江苏都加大了在镁质材料方面的投资,甚至有的省份从辽宁省采购原料在当地加工后进行销售,侵占了辽宁省产品的市场份额。从国际形势看,部分传统采购商加大了自身的生产能力,同时由于亚洲个别国家的轻烧镁经鲅鱼圈港、天津港、丹东港、连云港等港口转口至其他国家,2010年至今每年转口的轻烧镁(主是是小于92%的氧化镁)数量已经达到12万吨以上,其中很多国外的轻烧镁是在中国贴上当地的标签后进行转口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我国镁质耐火原料的出口。
 
  (六)许可证制度制约了镁砂出口。许可证招标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近年来,持有许可证单位把其变成了谋取利润甚至暴利的手段,导致镁砂出口价格波动非常之大,引起国外客户严重不满。因此,奥镁集团已于2012年下半年恢复了挪威的海水提炼电熔镁砂工厂的生产。米塔尔公司也大量缩减了从中国采购电熔镁数量,转而向澳大利亚采购高纯镁作为中国电熔镁的替代品。
 
  (七)企业业务人员业务知识匮乏,缺少相关培训。
 
  (八)资金周转和融资困难。一是下游企业压款多,回款难;二是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度大。
 
  三、促进行业发展的意见与建议
 
  (一)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转型一批”的思路,大力推动兼并整合,严控新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即继续引导企业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主体,采取参股的方式,跨地区联合重组,推动耐材制品企业和原料企业合作。建议省工业特种资源办与环保、质监、电力等相关部门配合,采取差别电价等手段对落后产能进行淘汰。同时,要制定和完善行业公约,坚决制止和打击低成本价格竞标、竞销,维护行业整体利益,推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收集和汇总近年来走私的情况与特点,积极地向省打私办反映情况,加大海关打击镁砂走私的力度,维护行业整体利益。
 
  (三)加大对矿山剥岩的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投入,严格按照阶梯开采的标准进行开采。加大菱镁矿石浮选技术的开发,确定可行的浮选方案,并推动其产业化应用,力争2015年菱镁矿石利用率达到90%。
 
  (四)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率。一是把镁质材料的新工艺、新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引入到生产当中来,努力改变几十年来沿用的落后的传统生产工艺、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达到减少人工、节约原燃料的目标,从而降低产品成本。二是加强企业的品牌建设,品牌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那些没有品牌的企业,大部分会沦为别人的加工厂,少部分被知名的品牌企业兼并收购,这已经成为越来越明显的趋势。目前,全球80%的市场已被20%的著名品牌所垄断。与此同时要成立自己的海外销售团队,掌握自己的销售渠道。三是做好政策研究,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结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2008]156号文件《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的要求,力争对废弃耐火材料的再利用免征增值税。
 
  (五)降低国外产品和外省产品的冲击。建议省政府对出省镁砂采取严格控制手段,同时与相关部门协查,对本身无生产能力、从事贴牌出口的公司进行曝光,减少国外产品对我国产品的冲击。
 
  (六)推动许可证制度的改革。建议省政府对许可证进行改革,确保许可证制度真正为行业服务。
 
  (七)由省特种资源办组织相关的行业专家在特定地点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八)生产企业要坚决做到“三不”——“没有订单不生产”、“低于成本不生产”、“不给钱不发货”的生产经营原则,恢复正常买卖关系。同时省特种资源办要积极与相关银行或金融公司联系,为企业提供中、小额度的贷款服务。
 
  (九)组织行业专家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加强对国际、国内的产品需求、竞争对手、政策法规、生产形势的研究与分析,形成报告,为行业发展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